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民风民俗 > 石库门民居:浓缩着上海的昨天和今天

石库门民居:浓缩着上海的昨天和今天

2010-10-9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广州日报   作者:梅芝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  一排连着一排的石库门组成了庞大的弄堂,许多弄堂口处都装有大门,晚间将门一关,一条弄堂就是一个独立的单位。弄堂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空间。夏天的晚上,弄堂里更是异常的热闹。人们在这里乘凉、下棋、打扑克,孩子们在这里做功课,玩耍。到了暑热难消的时候,许多人干脆把折叠床、躺椅摆出来在这里过夜。

  这种弄堂布局的住宅在中国民居建筑中当属创新。但就石库门本身的格局而言,它还是保持了中国传统民居即四合院的建筑模式,特别是早期的石库门房子更为明显。如前有小门厅,中有小院子、东西两厢房,但由于这种格局占地面积大,不符合上海租界地皮寸土如金的情况,于是石库门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模式。然而它的基本格局是符合旧时中国几世同堂的大家庭生活习俗的。只是随着上海人口的不断增长,设计者们为一家一户共同生活所安排的住房秩序才被打乱了。目前,像周太太这样一家几口人独居一处的情况实在不多。我所见到的石库门房子有的住三四户、四五户,甚至七八户,带厢房的石库门里住户就更多了。

  也许是居住空间太狭小的缘故,上海人反而能够想出更多的办法来寻找和“开辟”哪怕是一寸的空隙,把居室布置得井井有条。一对老夫妻和他们的儿子住了一间前客堂,儿子要结婚,他们就用木板隔出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新房,里面摆了床、沙发、柜子…… 竟也应有尽有。另一位机关干部的家里,则用一个自制的多宝阁把房间一隔为二,外面作餐厅,里面作书房兼客厅,倒也显得十分高雅。而客厅里的长沙发到晚上就成了上小学的儿子的床。再看他们的厨房,总共不过十几平方米,却摆了四五个煤气灶具,四五个切菜台和四五个碗柜,那四面的墙上,则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锅。如此巧妙的设计使人钦佩不已。

  那么,许多人家出入一个大门,相处又如何呢?因为住得挤,邻居间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时有发生。比如因为一张圆桌放在楼道,妨碍了别家人行走,便会发生争吵。不过,石库门让我感到最不方便的倒不是住户间互为干扰,而是没有卫生设备。据说上海至今还有200万只马桶。情况好些的人家可以在楼道的角落里辟出一块地方,权且作为厕所,而有些人家却只能把马桶置于住房中的一隅。对此,石库门的住户们早已习惯,每天清晨刷洗马桶已是生活中的第一件事。在他们看来,住石库门好处还是蛮多的。石库门的住户一般都是多年的老邻居,互相比较了解,也比较关照,使人感到很亲切。事实上,同在一个厨房烧饭,一家吃鱼,全楼闻味,关系自然比较亲近。在一条晾了许多衣服的弄堂里,我就看到这样的情景:一条单子掉在地上,坐在一旁乘凉的老太太马上喊叫起来,并把单子拾了起来。此外,石库门房子大都在上海商业区附近,沿街的石库门房子也多是各类店铺。住在这样的地方,不仅交通四通八达,上下班方便,而且买东西尤其方便。这里距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只有几步路。由此,也多少理解了上海石库门的老住户,为什么宁肯挤在斗室之中,也不愿搬到郊区单元式的楼房里去住。

  有人说,石库门是大上海社会的一个缩影,这话很有道理。在漫长的岁月里,大上海的小市民曾在此辛苦度日,革命者曾在此秘密活动(70年前,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就是在一所石库门房子里召开的)。文人、学者、艺术家曾在此孕育他们的作品。旧时在石库门里还曾开设有工厂、银行、旅馆、货栈、报社、学校、赌台等等,可谓无所不包,无奇不有。今天,上海市区仍有三分之一多的人住在石库门里,编织着他们新时代的故事。因此,要知道上海的昨天和今天,要了解上海的昨天和今天,就一定要去看看石库门和住在里面的人们。

【分页导航】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石库门